close

 有時候我在想,選擇太多與沒有選擇有時候很相像,一樣─都會讓人難受、沮喪。做不好這個事情能夠或不想盡力做好一件事情,就算你給他其他好做的事情,他一樣會給你搞砸。

  專注於某一個目標、某一個領域

  我讀台北商專時,教行銷學的老師在臨近畢業的時候對我們說:留心自己感興趣的某個或幾個行業,不斷地累積知識和行業發展相關資源,將來能夠發揮效益。那時沒有什麼深刻體會,但也部分照做了。平時累積的方法很多元,總得說來,要做到"三心",留心、用心和恒心。只有這樣,才能做到累積地長久性和可持續性。

  有時,我們在某些"誘惑"下,很難沉靜下來,坐著這山望著那山高,總以為去到別處可以大展身手,但實際上,門外看到的某些風景並不是全部。看到什麼好賺的,但這個錢不是我能夠賺到的,為什麼呢? 是因為自己的核心能力達不到,是因為你跟別人比較沒有比較競爭優勢。這和做企業、做品牌、做產品的道理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。

  真的要試試去創業

  大多數銷售人員不可能做到很高的級別,到了無法超越的瓶頸,當然可以去創業,說輕鬆一點是"試試"創業,但實際上是全力以赴。要創業,心態一定要成熟。90%以上的人是不適合創業的,或許銷售人員創業成功的比例會比總體10%適合創業人群的比例要高呢,而我相信,一定會高一些的。

  我覺得適合創業的幾個條件:一是沒有太多的選擇,那樣你會專心致志在一件事上。二是身心都要堅強,要把健康擺第一而且還要有透支體力的準備;然後,精神要堅強,壓力來了,員工可以跑你不能跑,有事了,一定要和沒事一樣,總要散發陽光和樂觀的氣息。三是敢於擔當責任,當斷則斷,要有果斷做決定的勇氣。中小企業創業的基本特點就是小而精、快、準。你腦袋轉得快就是你的,慢了就是人家的。當然轉錯了是人家的,選對的是你的。

  總體上,我是非常認可前輩所說的"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"的定律,那麼,哪些業務人員適合"試試"創業呢?

  首先要有適合的項目,也就是在這一行業中有核心的要素你能掌握,比如人脈,否則,一旦進入像無頭蒼蠅一般,哪能成功;其次是對這個行業有充分的瞭解,知道這個行業的關鍵特質和獲利模式;再次,能夠承受短期不賺錢窘境,即使虧損,在資金上也能承受,換句話說,你至少有大部分的自有資金;最後,不要想一下就做到設計、生產、銷售一條龍,先獲利才是最合理的開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xton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